chierre_blog112.jpg
瑜珈 = yoga = योग

瑜珈的定義

瑜珈在梵文的意思是合一、相應,源自梵文的yuj,意思就是一種稱為「軛」的工具,用於駕馭牛馬。

這個詞的最初原型是原印歐語的字根 yeug- ,意思就是「連結、結合、統一」。具體來說,「瑜珈」這個詞在梵語的可以譯為「內在真我的統一」。

縱然時代變遷但現代的瑜珈定義也有相似的意思,根據西方的韋伯字典給瑜珈的定義為,以一系列伸展姿勢與呼吸練習,達致身心自制與平靜。另一解釋為,一個以瑜珈實踐,連結自我與至上的存在過程,其亦被視作一個印度的哲學派別。由此可見,印度瑜珈與哲學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,一般過程是通過肢體動作,以及心性修練,而達致覺知及與大自然融合。

瑜珈術本是一種身心修持術,與宗教無關,也可以說古印度任何宗教都採用。它的最高目的是實現人的一切可能,從精神(小我)與自然(梵,大我,最高意識)的合一,即「梵我一如」,一直到成佛成仙,或者其他教派所說的最高目的,瑜珈術都是被認可的途徑之一。簡單的說,修習瑜珈可以幫助人們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中向上尋求,開發我們內在屬靈的部分。

嚴格來說,瑜珈是一種身心鍛鍊的統稱,如同中國的返本歸源、導引等等,瑜珈在印度也是一個身心修練的通泛名詞。古老的瑜珈修練包含禁慾、斷食、閉氣、長時間單腳站立或舉手、睡釘床、吞紗布清洗食道以及進行膀胱肛門清洗等等,當然這其中大多數的苦行修練方式並不適合一般人,因而漸漸產生各種符合現代人不同需求的現代瑜珈。

目前世界各國所推廣流行的瑜珈主要是指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,包括調身的體位法 Asana、調息的呼吸法 Pranayama、調心的冥想法 Meditation等,以追求身心靈的合一。

有一段時期進行各種身心修練的人不管任何派別,都可以稱為瑜珈士或瑜珈行者,男性為Yogi;女性為Yogini。

瑜珈起源

瑜珈源於古印度文化,距今巳有數千年的歷史,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<註一>中的一系,在眾多宗教哲學派別中,有兩本著作被大多數印度人尊為經典,一是《奧義書》,二為《博珈梵歌》,古印度婆羅門教提倡「梵我一如」理論,由於印度教的普及,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珈祖師同時也是印度教祖師商卡拉的影響,這兩本書也被往後大多數的瑜珈士奉為經典。

世界學者公認瑜珈哲學的宗師為 Maharishi Patanjali <註二>,約生於西元前二百年。其所著的《瑜珈箴言 Yoga Aphorisms》及《瑜珈經Yoga Sutras》被探究瑜珈哲學者奉為圭臬。【瑜珈派】不同於其他學派,它不僅被認為是哲學,同時還是科學和自我開展的實用方法。經由瑜珈之修持,能使我們導向絕對之眞理,因為瑜珈強調實際的鍛鍊而非只是空談理論,並藉由修練者實修實證上的體驗,引導他們對於內在意識、無意識和超意識層次的開發與探索。

印度古語有云: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(獲得永恆)的方式,一是在瑜珈中離脫世間;二是在戰場上委棄身體。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所契合,例如道教的「功德成神」說,與儒家的「忠烈祠」信仰。


 

【註一】
印度六大哲學派系
1.因明論派Nyaya
2.勝論派Vaisesika
3.數論派Samkhya
4.瑜珈派 Yoga
5.彌蔓差派 Purva Mimamsa
6.吠檀多派 Vedanta〉

【註二】
Maharishi Patanjali
一般音譯為馬哈里希‧帕壇珈利

香港瑜珈教練總會
維基百科‧瑜珈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齊瑜珈│齊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