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yogaheart15.jpg  

【齊也的感想】
慈悲,從對待自己開始

瑜珈哲學觸及非常多的層面,除了你我熟知的體位法、呼吸法與冥想之外,還有很大的一部分在討論人生觀、生命哲學、處世態度等等,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首推「瑜珈八支」。

瑜珈八支中的第一支是持戒,持戒的第一條是Ahimsa「不傷害」。所謂的不傷害是指對著世間萬物都抱著慈悲包容的心,盡可能不去傷害任何生命、情感、關係,並且接納所有自認不完美的一切,這其中也包括了對待自己的方式。你也許不滿自己的某些部分,有時候看電視上報導的小臉美女,晚上照鏡子時就開始挑剔自己的臉太大;有時候走在街上與一位身材勻稱的陌生人擦身而過,不爭氣的眼淚竟默默掉下來,原因是突然覺得自己好胖...〈這是誇飾,如有雷同純屬巧合〉諸如此類,而這還僅止於對自己的外在不滿,真正傷得更深的,是發自內心的自我批判。

有一個人,邏輯能力很好,思考能力很強,週遭的朋友都喜歡跟他聊天聊心事,因為他總是能夠給別人想不到的觀點,甚至是提供一些自我反省的角度。在朋友眼中的他,活潑外向,樂觀愛笑,是個進退皆宜,各種場合都希望能夠有他在的那種人,大家都以為他一定活得很快樂,日子過得天天都精彩。但私底下的他過得並不是如大家想像般開心。

 

內化的負面態度是內在的敵人
【相映】《情緒瑜珈》-Bija Bennett p.31

 

他是個什麼事情都習慣做最壞打算的人,他相信把事情最糟的狀況都想過一遍,不管實際上發生得再慘也不會覺得難過,所以他寧願犧牲所有美好的期待。問他為什麼一直保持單身,他說因為他覺得不可能會有人想要跟他在一起,大家喜歡他是因為他會不計形象搞笑、願意傾聽,因此他認為主動靠近他的人只是需要他滿足某些需求,而不是真的喜歡他這個人。問他難道都沒有心愛的人或覺得重要的人,他說有是有,但是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重要。他的生命沒有重心,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工作,為了什麼而生活,對他而言沒有所謂的成就,因為他不知道要完成什麼,根本失去了肯定自己的來源。

我們都被告知要對別人好,多關心別人、鼓勵別人,卻沒有發現對自己最殘忍的常常竟是我們自己本身。像上述例子這個人就完全被自己扮演的敵人給打敗了,他不願給自己希望、夢想或期許,不願相信自己能夠擁有愛,甚至不願賦予自己存在的意義、不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,不願給自己肯定。不是因為他得不到,而是他不願讓自己得到。然而,要對自己殘忍是如此的簡單,要發現自己正在這麼做竟很困難。

 

事實上,少有人敢對別人像對自己那樣刻薄。
【心靈工坊】《瑜伽 身心靈合一之旅》-Donna Farhi p.31

 

也許你覺得上述例子中的主角很奇特,一個人的外在表現與內心竟然可以幾乎完全悖離,但我相信每個人的經驗中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矛盾。有時候我們都被訓練得謙虛過了頭,在不知不覺中否定自己的成就,例如朋友來家裡做客,誇獎你菜做得好,你就會說:「哪有哪有,都是用冰箱裡的剩菜隨便煮煮,是您不嫌棄!」說你穿黑色衣服很好看,你也許說:「你不覺的我穿黑色顯得我的頭看起來很大嗎?而且我太胖了所以才用黑色讓自己看起來稍微瘦一點。」你有沒有發現在這樣看似無意識的回答中,充滿著對自己的否定。

最深刻最傷人的自我批判,就是連自己的一點點小成就都否定。可是就因為我們都平凡,才更應該學會因為自己生活中的一點小成就而感到開心,例如洗了堆積許久的髒衣服、整理了亂得像遭過小偷的房間、好不容易自己在家練習瑜珈超過一個小時,完成了呼吸法與拜日式...等等,這些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成就,都是自我肯定的開始,更是建立自信並且發展夢想的基礎。

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至少對自己而言。任何傷害自己的觀點或想法都會逼迫自己遠離慈悲與愛,這樣的自我傷害,並不會使你脫離所謂的苦海,而是如同在正在下沉的潛水夫身上綁上更多的鉛塊一樣,直直往苦海底部沉沒。慈悲為懷,必須從對待自己開始。有些人很早就接受了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觀念,卻沒有體會到前面漏了幾個字,所以即使很努力的在幫助別人,卻沒有得到所預期的快樂,因為他沒有了解到:「快樂的」助人才是真正的快樂之本。幫助別人之前,要先學會善待自己,否則當你連一點點的鼓勵與肯定都不願意給自己的時候,你就已經失去了慈悲的心,離快樂太遠太遠。

就從這裡開始吧!
試著在這裡留下你每天所發現的一點點小成就,讓我們一起為你感到開心!
請跟我一起參加【小成就計劃】 

ॐ शान्तिः शान्तिः शान्तिः
平安平靜
齊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齊瑜珈│齊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